如果您對我們有任何的意
見和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若即若離的閱讀
這幾年我基本上是以一種若即若離的閱讀方式來看書的,幾乎沒有哪一次是從從容容認認真真地端坐在書房里享受閱讀的快樂的。這樣的閱讀快樂離我似乎快一個世紀了。實事求是地講,我們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受到現實中存在的浮躁心理的影響,我們每一個人也難免不為窗外庸俗的物質世界所誘惑。這樣,要做到沉得住氣,首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到在喧囂奢華的氛圍里埋頭苦讀更是難上加難。
?? ? 捫心自問,我的自制力一般還算可以,但離神閑氣定、寵辱不驚的境界仍然相差很大一段距離。于是乎,工作寫作之余所剩不多的寶貴時間里,我更多的是把它花在許多報刊的閱讀上和電腦互聯網上的閱讀上。這類閱讀總是急促浮躁、零星散亂的。而真正的書籍,尤其是那些充滿理性思辯、閃爍智慧之光、高揚思想風帆的鴻篇巨著,就真的沒有太多時間來啃它攻它。甚至就連小說,難度大一點的小說,比如法國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六卷本《追憶似水流年》,我真的靜不下心來。就像維斯特根斯坦說的“他試著從窗戶出去,但是窗戶太高。他試著從煙囪出去,但是煙囪太窄。然而只要他一轉過身來,他就會發現房門一直是開著的?!笨上肄D了無數次身,也沒有找到順利進出《追憶似水流年的》的閱讀之門。我只好無可奈何地放棄這本巨著。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比如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我承認,我沒有讀完它們。我的視線通常被淹沒在大眾讀物和網絡博客的海洋里,這便足以消耗盡我們日常生活所剩不多的閑暇時光,又哪來富余的時間關進書房埋頭讀書呢?
文/雨聲
搜索